九江市第三中學校長 萬金陵
2010年江西省課改現場會,省教育廳副廳長程祥國在九江三中觀摩通用技術課
新課程實驗取得成效的四個要素
九江市第三中學校長 萬金陵
【關鍵詞】新課程實驗 成效 四個要素
【內容概要】新課程實驗要取得成效有四個要素:一、認識到位是新課程實驗工作取得成效的關鍵因素;二、穩步實施是新課程實驗工作取得成效的有力保障;三、創新舉措是新課程實驗工作取得成效的決定力量;四、持久操作是新課程實驗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證。
高中新課程實驗于2004年啟動, 2008年原則上全國普通高中起始年級全部進入新課程實驗。我們江西實施新課程實驗完成了一輪,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又了許多的收獲,也有許多的困惑,更有許多的思考。筆者以為新課程實驗要取得成效有四個要素:
一、認識到位是新課程實驗工作取得成效的關鍵因素
綜觀中外教育改革,無不是把課程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來加以改革和建設。這次高中課程改革,它的核心理念就是全面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高學生各個方面的素養,為其一生的發展奠定必要的基礎。這樣的功能定位,跳出了長期困擾高中教育的升學與就業雙重任務定位的困惑,實現了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把課程的功能聚焦在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上,凸顯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指導思想和新理念。
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高中新課程改革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高中新課程改革是基礎教育領域的深刻的變革,是高中階段教育的內涵擴充:要堅持科學發展,就要堅持課程改革。
高中課程改革是一次機遇,它可以鍛煉隊伍,更新觀念,打牢學生發展的基礎,但同時也是一次考驗,甚至是一次重新洗牌的嚴峻挑戰,我們必須以高中課程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決心,嚴肅對待,認真思考,統籌謀劃,及早啟動。
我們的校長、我們的管理干部如果能夠從這樣的高度認識新課程實驗,才會大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克服各種畏難情緒,把組織實施新課程實驗作為學??茖W發展的大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切實加強領導;廣大的教職工只有從這樣的高度認識問題,才會消除“與己無關”的消極情緒,積極投身到新課程實驗中來,積極提高實施新課程實驗的水平。
三年來,筆者所在的學校九江市第三中學作為省新課程實驗樣本校,以求真務實的態度扎實推進新課程改革,堅持課改、考改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思想,工作中力求把握新課程精髓,探索具有三中特色的課改之路。經過三年的學習、探索、實踐,新課改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力地促進了學??茖W快速發展。
二、穩步實施是新課程實驗工作取得成效的有力保障
思想認識到位了,就有了工作的精神和勁頭。有步驟有秩序的實施,就有了實驗取得成效的保障。
實施之前,應該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如思想上的準備、師資上的準備、科研上的準備以及硬件上的準備等。思想上采取各種辦法甚至將新課程實驗工作寫進學校近期、遠期工作規劃,引導全校教職工在新課程實驗工作上達成共識。師資上一引導教師在專業上做好迎接新課程的準備;二鼓勵教師外出學習,了解課改,做到胸中有丘壑;三充分利用政策,引進優秀人才,充實隊伍??蒲猩戏e極申報課題,做到觀念更新,科研先行。硬件上加大對實驗室、圖書館、計算機房,以及體育、藝術、技術等教學設施和設備的投入,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以信息化推動高中教育的現代化。
實施之時,應該制定切合學校實際的可操作的比較詳細的實施方案。比如成立新課程實驗工作領導小組、課程指導委員會、校內新課程實驗工作專家指導小組、學分認定委員會等機構,制定《學分認定辦法》《選修課開設指導意見》《校本課程開發意見》等制度。
筆者所在學校,在穩步實施新課程實驗過程中,凸顯了五大變化:學校管理更加開放,評價體系更加科學,課堂教學更加優化,學生個性更加張揚,學校成果更加豐碩。在管理上科學引領學生主體的個性發展,引領教師群體的專業發展,引領學校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工作中創新實施了精細化管理、走動式管理、人文性管理三大管理措施,積極推行了“以教研活動的扎實開展,推進教師專業化成長;以抓教學環節管理,提高課堂四十五分鐘效率;以強化學校管理來優化學校發展環境”的三大策略,大力發揚“沉下去,多走動;貼上去,多實干;鉆進去,多思考”的三大傳統,營建和諧教育教學的氛圍。三年來,逐步形成了“三三”德育模式和“三三”教學模式?!叭钡掠J绞?,工作中堅持“主力軍、主陣地、主渠道(班主任是德育的主力軍,班會是德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德育的主渠道)相結合,堅持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堅持宏觀、中觀、微觀(德育工作有宏觀思考,中觀上抓德育文化建設,微觀上狠抓落實)相結合?!叭苯虒W模式是,課堂教學目標要有三個面向——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自主學習,面向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課堂教學時間要做到三控制——新課時間不超過20分鐘,學生自主探究不少于10分鐘,教學反饋時間不少于15分鐘;親近學生要堅持三原則——必須課前2分鐘到教室候課,必須課中參與學生自主學習,必須做到下課不拖堂。
三、創新舉措是新課程實驗工作取得成效的決定力量
新課程實驗工作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再加上每個學校的校情不同,決定了每個學校的新課程實驗工作必須要有創新的舉措。
品牌是學校核心競爭力。隨著中國教育供給方式的日趨多元和家長對學校選擇性的增加,教育品牌的競爭力已不容忽視。市場條件下,品牌已經成為學校贏得家長和求得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必須樹立品牌意識并認真審視其品牌管理策略。打造學校名牌,要在“創新”上求發展,在“特色”上做文章。筆者所在學校在品牌的打造上,一擴大了谷雨詩會的影響。十二屆谷雨詩會,詩作學生創作,學生朗誦,學生主持,文聯主席屆屆點評,特別是2008年第九屆,和文聯合辦“九江市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詩歌朗誦會”。二體藝特色更加鮮明。藝術上,小天鵝藝術團表演的節目在九江市城區慶六一文藝匯演中已連續九年奪得一等獎,2010年獲得教育部頒發的“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稱號。體育上,學生足球隊連年獲得省足球聯賽冠軍,多次代表江西省參加全國中學生聯賽;女子排球隊2009年6月應邀訪問波蘭;2008年新華社奧運特刊將我校作為體育特色校予以報道。近年來,考上體藝高等院校的學生近500人。三琥珀講壇頗有聲譽。近年來,著名學者余秋雨、易中天、紀連海等人先后來到學校琥珀講壇講學。
現代教育技術是推動教育改革和學校發展的強大動力,打造數字化校園,加快教學手段創新,是促進學??茖W快速發展的催化劑。筆者所在學校在全市率先成立現代信息中心和網控中心,在全市率先完成校園無線寬帶網的覆蓋,在全市率先將多媒體配置到高、初中教室,采取補貼的方式為全校教師配備手提電腦,圖書館全部實行電腦管理,開通電子政務系統、家校通系統,通過三年的努力,數字化校園基本成型,為學校打造高效課堂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辦學就是做文化。對于一所學校來講,文化積淀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立校是未來教育發展的一大趨勢。筆者所在學校和諧文化、學習文化、健康文化等方面較有成效。和諧文化致力于班子和諧、師生和諧、物態和諧、家校和諧,2010年教育部授予“全國和諧校園”稱號。學習文化,大興學習之風,使得學校有書香氣,教師有書卷氣,學生有書生氣,讓教師意識到學習是最大的福利。健康文化,在打造優質師資過程中,我們提出了“三個第一”的理念,即“健康第一,工作第一,家庭第一”。想方設法為教師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平臺,成立瑜珈、羽毛球、乒乓球、籃球、足球、太極拳、登山七個健身協會;成立讀書小組,建設教工健身房、休閑廣場,開通教工心理咨詢室等。于是有了文化的沉淀,2010年,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叢書《和諧之聲》(德育論文集)、《他山之石》(德育經驗摘錄集)、《教海之韻》(教學論文集)、《追夢之歌》(學生作品集)由省高校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標志著九江市三中校園文化建設由感性走向了理性,從經驗走向了科學。
四、持久操作是新課程實驗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證
實施新課程三年來,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實施過程中,我們也碰到了一些問題,如師資水平提高的問題,教學設施配備到位資金的問題,走班制的管理問題,以及課改與高考的銜接等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我們持久的操作,找出一條科學的課改之路來。
特別是課改與高考的銜接問題,從課改設想本身來看,改革政策是很理想的,比如,學生分學段學習,逐個模塊拿學分,拿足學分就畢業,負擔輕壓力小,學生完全根據自己意愿選學模塊,個性特長得到發展。但在目前高考仍是普通高中主要出口的現實下,學校、學生、家長如何面對高考?如果學生自己選擇學習的內容與高考內容不一致怎么辦?如果學校教的與高考考的不一致怎么辦?廣大教育工作者一方面想轉變教育觀念和思想,但另一方面又不能不關注高考。
高中新課改作為一種國家意志以不可阻擋的迅猛之勢在全國全面展開。不管你是欣喜還是憂慮,是激動還是困惑,也不管高中新課改面臨怎樣的困難,高中教師都無法回避,無法退縮,沒有選擇,面對新課改,我們定會繼續奮勇前行。這項復雜而意義深遠的工程,取得成功的難度和取得成功的價值成正比。課改倘若能最終取得實效,則實為子孫后代之福和國家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