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接到江老師的來信,才發現甘棠湖畔那個小巧玲瓏的學校已經走過六個十年了。
六十年里,這所學校經歷了建國初的艱難、文革的風暴、改革開放的新生。
這些我沒有經歷過的輝煌,于我而言,是歷史。我所珍重的、懷念的是最近的六年,回首十八歲以前的日子,最美好的六年。
我想談談那六年。在同一個地方生活學習六年是什么感覺?一個字,亂。
所有的回憶都勾結在了一起,時間線從一條軸變成了一團纏繞的麻線,不記得某件具體的事情是發生在初中還是高中,不記得那道晦澀的考題是在中考還是高考,甚至會搞錯某人是初中同學還是高中同學,每次遇到這些尷尬的回憶都會感覺到一股揪心的酸痛和滲透到牙根的甜蜜。
有時會想起那時實驗樓外面還搭著腳手架,我們趴在陽臺上想象著他建成的樣子;會想起那時放學值日把教室門關上,伴著一首一首循環外放的杰倫的歌,透過窗戶射在地板上的夕陽;會想起那些藏在手心的紙條里的緋聞;會想起那時靠著走廊的墻壁,對著耿老師的臉,聽著他的訓導,眼睛卻越過他山一樣的身影,和路過的同學打的暗號;會想起選高中的時候,那段猶豫的時光;會想起中考結束的那天,我看著朋友們的背影一個一個消失在路口,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分別。
還會想起又一次拿到三中的錄取通知書,走進高一四班的樣子;會想起上江老師的班會,第一次感受到的那種倔強剛硬的行事方式;會想起體育課回來上自習,教室里彌漫的花露水的香氣;會想起那首不太記得的高考出征歌;會想起某一次早讀時,老師對我傾吐的期待;會想起高考結果出來,我離開所有的同學,孤身一人去東南的廈門報到,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未來。
寫到這里,突然發現,三中對我而言,早已不只是一個地名,她是我的姐妹,是我的親人,和我一同變化,一同成長。那里有我的朋友,有我的恩師,有許許多多我要感恩的人,我仍記得江老師告訴我們的“慎獨”;記得耿老師告訴我們的“務實”;記得鄭老師和鄒老師對我英文的幫助;記得陳老師和劉老師帶給我們的歡樂。。。。。。直到現在,偶爾看看她,仍然會感嘆她的變化:那嶄新的食堂、更加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活動、越來越好的高考成績。原來那個雛鷹一樣的三中,和我一樣,都已經長大,已經起飛了。
記得高考最后一門英語,我填完答題卡的時候,還有二十分鐘,我放下了筆,就像回憶里經常會出現的那樣,窗外撒下一片柔和的光,在那些熟悉的字母上。
當時的我在想:離開了這里,我會變成一個更好的人么?
三年以后,回想到這個問題,我得不出一個答案,盡管現在的我學業尚佳、未來也還有較清晰的規劃,但是更好的人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人生哪里有好與不好之分呢?與其考量好壞,不如考量幸福與否,那么我會堅定的說我是一個幸福的人,因為我有對未來的憧憬,更重要的是,我有比夢鄉更甜蜜的回憶,而在這回憶里,在三中的六年無疑是我最難以割舍的部分。我愛三中,愛這甘棠湖畔小巧玲瓏的地方。
三中,我的好姐妹,生日快樂!
王文鵬,2007—2010初中就讀于九江三中初中四班,2010—2013高中就讀于九江三中高中四班,2013年6月考入廈門大學海洋科學系,曾獲得國家獎學金、廈門大學校級獎學金等,2014年廈門大學國稅杯校辯論賽冠軍,第一屆全國青年運動會志愿者,擔任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學生會團總支書記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