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盈懷袖 清音漾微瀾
——記初二語文備課組以“文言文知識探討”為主題的高效集體備課活動
2018年5月22日上午8:00,初二語文組在墨閑軒開展了以“文言文知識探討”為主題的高效集體備課活動。主講老師韓燕,組內老師全部參加。
此次集體備課活動主要討論了以下三個問題:一是,文言文字音,二是,文言文節奏,三是,類比論證的定義與作用。
在文言文字音問題上,韓燕老師帶領組內老師展開了較為深入地探討與交流。老師們明確了本單元一些常見的多音字、通假字的字音,如,自強(qiang,二聲),輾(nian,三聲)冰轍,教(jiao,四聲)學相長,教(jiao,一聲)然后知不足,系(ji,四聲)向牛頭,等等。最后,老師們達成一致,并指出,課本里有標注音的就按課本講解,若沒有強調就讀常見的讀音。
文言文朗讀節奏一直是組內老師困惑的話題。組內老師在會上又將朗讀節奏的依據進行了梳理。同時,探討了《馬說》中的“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的朗讀節奏,在這句話里,節奏的劃分就要考慮狀語和狀語后置的問題。而不是有些參考資料所講的在“于”字后面劃分節奏。所以,這也提醒我們老師要慎用參考資料,要多研究、多交流、多探討。
本單元是論事說理類文言文,在《雖有佳肴》一課提到了類比論證,而對類比論證的定義,與比喻論證的區分及其作用,組內老師逐一討論,各抒己見,最后也達成了統一。
此次集體備課活動是繼期中考試后對文言文單元相關知識的一次小結。完美的課堂需要精雕細琢。希望本組老師們在探究中掃清障礙,在商討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宏觀掌握,最后將完美的課堂呈現給學生!
(張秀杰供稿)
組內老師交流探討中
組內老師分享教學經驗
組內老師聆聽教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