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下午,故宮博物院范雪純女士一行走進三中校園,為三中的學子們帶來了一場關于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講座。在講座之前,我校紀委書記柳冰表達了對范雪純女士的熱烈歡迎,并簡要的介紹了學校的辦學情況,并讓會場的同學們認真聆聽,記好筆記,與故宮博物院的專家積極互動。
會場座無虛席,講座期間,范雪純女士娓娓道來,如春風拂面,耐心地向三中的同學們介紹故宮的歷史、著名的建筑等以及發生在故宮里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引發學生積極思考,與專家互動。講座是圍繞農耕與蠶桑展開的,農耕與蠶桑是中國古代社會賴以生存與發展的最主要的生產活動,在古代男耕女織的農業社會經濟結構中,蠶桑占有重要地位,關乎國計民生,所以從周代開始,歷代帝王欲使統治穩定,必會關注養蠶繅絲業。正如《春秋·谷梁傳》所記載的:“天子親耕,王后親蠶”。按《周禮》要求,每年春天,皇帝都要去先農壇拜祭農神祈求風調雨順,而皇后則要到先蠶壇舉行“親蠶”大典,率領眾嬪妃祭拜蠶神嫘祖、采桑喂蠶,以鼓勵人們勤于紡織,并代表天下女性向上天祈禱。這種表示統治者重視農業、蠶業的象性儀式,在中國延續了數千年之久。
在互動環節,專家對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互動,同學們舉手回答,在場的同學熱烈鼓掌,營造了良好的會場氣氛。
會后,我校學生向故宮博物院專家贈送鮮花,表達我們的感謝之情,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